邹格兵:人生三个关键词 坚持 理性 规划
徐玲英 浦晓燕
邹格兵,男,安徽望江人,1976年出生,1997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2002年进入海宁蒙努集团,现任集团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曾荣获“海宁市十佳青年标兵”、“海宁市十佳优秀企业家”、“海宁市突出贡献人才”、“浙江青年五四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
1997年,他从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2002年他只身来到异乡海宁,在一个三四百人的小厂里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历程,今天,这个厂已成为一个6000多人的集团化企业,而他也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外来小伙成为此次嘉兴唯一一个“浙江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他就是邹格兵。
坚持的意味
“我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高士镇洗粉村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如果没有坚持,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我。”说起自己的成长经历,邹格兵特别强调坚持之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他告诉记者,母亲是个不识字的农村妇女,但从小对他们兄妹4人的教育就是传统的“孟母三迁”、“岳母刺背”故事,而在这些故事中,他无一例外的学到了这个词:坚持。
“在我初中时,有一次要去安庆市望江县城参加作文竞赛,当时的语文老师专门送了我一本笔记本,上面写了一行字‘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要知道,当一个14岁的孩子读着这句话的时候,有一种恐怖的意味,但这种意味,对于我来说又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受尊重、器重的感觉,这个老师对我的成长有着不一般的意义。”
坚持之于少年邹格兵,就是让自己的学习成绩永远保持在前3名之内,“从一个乡下闭塞的村小到乡中学,从乡中学到县城望江中学,再到上外,学习是我最坚持的东西,直到现在,我依旧保持着对学习的坚持,可以说是知识给了我改变一切包括境遇的能力。”而正是有了这种坚持,才使邹格兵能将一家只有几百人的家族式企业,发展成一个集团化、多元化的现代企业,而这一切邹格兵都将之归于对学习的坚持和对知识的把握。“要将企业置于一个国际化的舞台上,才有可能更大的发展,而蒙努从一家中小企业成长为产业规模海宁第二、嘉兴第五的工业企业,就是坚持走国际化市场的结果。”
而坚持之于邹格兵还有一项,就是10多年的跑步爱好,“每天都要跑上五六公里,再忙也要坚持。”虽然以前是在校园的操场上跑,如今是在办公室的跑步机上跑。
理性的收获
24岁时,邹格兵遇到了蒙努的老总,那天两人相谈两小时后,老总立即拍板:“我这里的总经理位置就是为你留的。”而这一决定缘于邹格兵的“亚里士多德”的特点。
主修英美文学的邹格兵却热衷并擅长思辨,喜欢讲理分析让大学时的邹格兵有了个雅号:亚里士多德,而正是这个特性,让他娴熟地把握着从文人到商人之间的角色转换,而这种思辨与分析的能力,也让24岁的他得到了蒙努集团总经理的位置,更让当初大学毕业时同学们在留言册上的那句话:向未来的民族工业家致敬,有了更快实现的通途。
“家族经营模式是落后的,必须走国际化路线。”“机会在哪里,就到哪里去创业。”“你现在是打工的,但不代表你一辈子都是打工的。”“多元化不代表着随意化,可口可乐一百多年只做可乐不代表它只会做可乐。”……这些思辨的哲理不但让邹格兵带着蒙努人迎来一个又一个发展的跳跃,也让他在众多的蒙努外来员工中赢得了极高的人气。而他也成为一个成功的外来者的典型。
规划的美妙
“3年内让蒙努成为当地受尊重的企业,5年后让蒙努成为世界受尊重的企业。”这是2002年邹格兵来嘉兴后,给自己定的一个企业规划,而当记者坐在邹格兵面前听他谈自己的事业与人生时,听到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规划。
对于心中的完美人生,邹格兵也有一套规划:30岁从儒,要讲“有为”;40岁悟道,要懂得“无为”;50岁参禅,要懂得“放手”。这位有着精明商业头脑的安徽小伙子,说起人生规划来满是哲理与思辨。“当我还只有20多岁时,有人说我是50岁的头脑。”而邹格兵的“少年老成”如今看来一点也没有改变,低沉的语调、波澜不惊的叙述、很少出现的形容词,让人觉得面前这位居功的商人已是“悟道参禅”的老人了。
“青年需要对自己的人生作规划,嘉兴是个非常适合创业的地方,不必拘泥于外来的还是本地的,关键是朝着自己的人生规划不但坚持下去,总是会有收获的。”而海宁这片土地显然也给这位坚持的小伙子很大的回报:除了事业,还有一位黄湾妻子,一个幸福的家。
淡定人生从容应对
蒙奴从最初的单一服装生产企业,发展到如今在制革、服装和沙发3个产业中拿出哪个来都是产值上亿的大公司。邹格兵心里很清楚客户需要的是什么。蒙努开发的高强度全粒面装饰革、轻修牛皮仿古革、牦牛修面家私革等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全部获得2004年省级高新技术产品称号。“尽管我们引进了最先进的设备,也请来了国外专家,但核心技术仍然要靠我们自己。”
“创业过程中的艰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和我的团队如果没有强烈的责任心,如果没有合作精神,那就不会有今天的蒙努。”在邹格兵看来,一个人在对人和对事上的责任心很重要,它包含着一个人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诚信。
企业在不断地飞速发展,作为全省五四青年奖章的候选人里他的得票率遥遥领先,但邹格兵仍是淡定地谈着今天的一切。邹格兵说,这离不开这边的人才开放政策,在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下,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平等竞争所带来的成就,“年轻人、外来者都可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有可为。”
2011年,蒙努通过“债转股”的方式成功收购美国知名家具企业“杰妮芙”。“债务变投资”,在刚刚闭幕的2011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这一命题,蒙努已然作出回答,这也是迄今为止经核准的浙商境外投资中第一起“债转股”并购,凤凰网、浙江日报、华尔街日报等中外媒体争相报道。
“成功并购‘杰妮芙’对蒙努意义重大,它不仅意味着蒙努一举拥有两个货真价实的沙发家具国际品牌,以及‘杰妮芙’在美国东西海岸大中城市拥有的78家专卖店,也标志着蒙努集团实现了由生产商向拥有从生产加工到品牌零售等全产业链的完美转型。”邹格兵说。
蒙努人并未止步于此,他们又为中国皮革工业和家具工业博弈国际大舞台燃起崭新的梦想。在蒙努未来发展战略中,还将不断地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等扩张模式,利用成熟的运营手段,积极打造世界级的家具制造商和家具连锁终端商,积极打造家具业的“终端之王”,使“蒙努”品牌真正走向全球的千家万户。同时,集团将不断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质量、效益、环保”为主线,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家具产业的更新换代,积极有效地推行清洁化生产和新型环保技术的综合利用,把蒙努打造成环保型、节约型、科技型、高效型的国际家具企业集团。
在国际品牌的大舞台上,蒙努人正以更坚强的实力和更自信的步伐走向世界!
回报家乡
2010年12月20日,由邹格兵捐赠50万元兴建的高士镇洗粉村党组织活动场所竣工典礼隆重举行,邹格兵先生应邀参加竣工典礼。
这仅是他平常的一次义举。早在上学期间,当邹格兵身上仅剩下20元时,他把钱全都给了火车站一个无臂的乞讨者;事业有成后,因为感恩于社会,他又匿名向嘉兴团市委青少年发展基金捐献了100万元。当他得知自己家乡高士镇洗粉村要建村级活动场所时,他主动找到村“两委”,一次性捐赠5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设有党员电教室、老年活动中心、便民代理室等高标准的活动场所。
正如他在洗粉村活动场所竣工典礼上深情地说:一是感谢父母多年来对他的培养和教育;二是非常感谢县及镇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三是感谢家乡的父老乡亲一直以来对他的鼓励和支持,并给予了这次回报家乡的机会,希望在今后能有更多的机会为家乡多做贡献。
2014-07-02
管理员
阅读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