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回信了!
一个多月前,潜山市野寨中学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表达献身国防、矢志强军的信念和决心。
8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20名同学回信了,一直传承“崇军尚武、热爱国防”优良传统的野寨中学,沸腾了。
7月14日,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学生对着国旗宣誓(资料照片)。
总书记回信
“希望你们铸牢忠诚品格,刻苦学习训练,锤炼过硬作风”
8月31日,对于野寨中学来说,是个不平凡的日子。
当天14时许,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同学们的消息传来,野寨中学沸腾了。
17时,野寨中学召开行政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同学的回信精神。
19时,野寨中学高二、高三1500余名在校学生没有像往常一样上晚自习,而是集体观看当天的《新闻联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安徽省潜山野寨中学新考取军校的20名同学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主持人口播报道一出,全校师生掌声雷动。
今年,野寨中学有100多名学生报考军校,其中20名分别被9所军校录取,创历史新高。近日,这20名同学给习总书记写信,表达献身国防、矢志强军的信念和决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你们把从军报国作为人生追求,今年考上了军校,开启了军旅生涯,我向你们表示祝贺。推进强军事业,需要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接续奋斗。希望你们铸牢忠诚品格,刻苦学习训练,锤炼过硬作风,努力成长为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贡献力量。
看完新闻,张银根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学校教务处副主任、上一届高三年级组长,他是少数几个知道同学写信一事的人。“我们朝夕相处3年,总书记的回信让我备受鼓舞、倍感骄傲。”张银根说。
“习爷爷的信虽然是回给学长学姐的,但一字一句都刻在了我的脑子里,我们都倍感荣幸和自豪。”高三(3)班的江羽凡用颤抖的声音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青年应养浩然之气、立鸿鹄之志、成不朽之业。”
20名军校生写信
“请习爷爷放心,强军有我,强国有我!”
时间倒回到一个多月前。
7月12日,被军事院校录取的20名学生陆续回到野寨中学。“我们这么多人考入军校,我们写一封信告诉习爷爷怎么样?”考入国防科技大学的余建贤、叶大山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很快,同学们将这个想法告诉了年级组长张银根,张银根向校长徐汉夫汇报,得到了校长的支持。
7月14日,20位同学参加了野寨中学举行2023年空军招飞“长城奖”颁奖仪式,并作了发言。
“每个人是护盾,祖国便是钢铁长城,我很荣幸能投身于强军、强国的建设中。”考入国防科技大学的储翔说。
“校园里孕育的独特的爱国精神,更激发了我报考军校、为国奉献的热情”“‘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报国家亿万年不朽之根基’,吾等青年,有卓茂之才,必不改赤子之心。”考入国防科技大学的汪一凡说。
“我对未来充满期待,我希望在未来的军旅生涯中,能够为保卫我国的疆土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考入火箭军工程大学的王浩然说。
……
随后,每人写下了100字左右的信,交给余子妍统稿,20位同学的心声汇成了一封500多字、主题为“携笔从戎报家国 我以青春写梦想”的信件。落笔为“一群即将迈入军校的老区学生”,最后共同签名。
张银根介绍,这封信介绍野寨中学,表达了同学们心怀祖国,志愿报考军校,一定会保卫好祖国,强军有我、强国有我的坚定信念,并为即将成为军人而感到自豪、光荣。信中还提到了一个细节,到2027年他们毕业时,恰逢建军一百周年,他们必将练就过硬本领、扛起军人责任。
7月16日,信件从野寨邮局寄出。
传承优良传统
“更加坚定地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起来”
一年20名学生考入军校,对于一直传承“崇军尚武、热爱国防”优良传统的野寨中学来说,并不稀奇。
野寨中学位于天柱山脚下,诞生于抗日烽火年代,校内有一座埋葬了985位抗战阵亡将士的景忠园,是全国唯一的一所因陵建校、以校护陵的中学,也是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多年来,野寨中学都将国防教育作为品格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野寨中学,军校生的名单排在高考光荣榜前面;在学校“成人礼”“长城奖”颁奖礼等重要场合,军校生坐在前排;从高一入学开始,就举行军训、成立军事社团、订购军事刊物、请军事专家讲课、参加军事夏令营;还制定“长城计划”、设立“国防七子奖”……
每年9月3日、9月18日、12月13日这样特殊的日子,野寨中学都会举行纪念活动。“让我们的学生牢记历史,不能忘记历史,要继承先烈精神。作为教育人,我们有义务把这个精神传递下去。”野寨中学副校长王宝堂哽咽地告诉记者。
“开学第一课、毕业前最后一课都举行爱国主义教育,前者是为了让我们迅速地进入学习氛围,传承不怕牺牲,为国奉献的精神,后者是告诉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要铭记历史,怀揣着先烈的理想,砥砺前行。”考入空军航空大学的方新昊此前接受采访时说,在野寨中学的日子,我仿佛能感受到长眠于此的985位抗战阵亡将士对我的激励,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下,我决定报考军校。
正是在这种爱国主义精神熏陶下,野寨中学一届又一届学生承先烈遗愿,投身国防。
2020年,野寨中学考取军校6人;2021年,考取军校7人;2022年,87名学生报考军校,12名学生被录取,到2023年,770名毕业生中,报考军校就有133人,相当于每7人中就有1人报考军校,最终20人被录取。
手缚长缨少年志,戎装不负家国情。
今年新生入学,野寨中学又新开设了一个特殊的班级——国防科技育英班,并由副校长担任班主任,首届便有89人报名,最后招收51人。“正值新学期开学,总书记的信更加坚定了我们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斗志和信心,我们将饱含激情、全力以赴、不辱使命。”王宝堂说。
野中学子携笔从戎的光荣传统还在续写。 (全媒体记者 江月 李宏 管炜)
下一篇: 市政协副主席杨林赴武汉拜访湖北省安徽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