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政协
当前位置:首页 >委员履职 >送阅材料

2017年第六期:发展生态林业 建设美丽安庆——关于安庆市生态林业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信息来源:安庆政协    发布日期:2018-01-10    被阅览数:18325

送 阅 材 料

第六期

政协安庆市委员会      201773

    发展生态林业  建设美丽安庆

——关于安庆市生态林业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

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生态产品生产的主要阵地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核心元素。从我市来说,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区,关系着全市70%人口的就业和生计,是“三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全市生态林业建设,学习先进地区林业生态建设经验,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20176月,市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采取听取汇报、视察现场、查阅资料、座谈研讨等方式,就生态林业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生态林业建设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林业建设,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宏伟目标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断精神,相应提出实施“百万亩森林增长提质工程”、启动“5211”工程”( 启动建设生态高效林业基地和高效园艺基地)、出台《关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多措并举,克难攻坚,取得丰硕成果,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显现。

(一)造林绿化卓有成效。

“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人工造林89.6万亩,森林提质66万亩。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2个、省级森林城市4个、森林城镇32个、森林村庄301个,建成森林长廊示范段387.93公里。每年义务植树超过1100万株。截止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849万亩,森林面积796万亩,活立木蓄积269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9.24%,林木绿化率42.87%2014年、2016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岳西县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生态功能日益完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宜居度不断提高,市民幸福指数大幅攀升。

(二)资源管护明显加强。

严格落实森林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制,建立森林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实行森林资源限额管理。岳西县严格执行五个禁止(禁止在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干线公路两侧、主要河流两岸和城镇周边采伐、采脂、采挖,禁止未经批准采伐林木,禁止木材加工企业和个人非法收购树木,禁止未经批准占用林地,禁止在可视区域内占用林地窖茯苓)

全市已建成自然及湿地保护区5个、建成国家湿地公园4个、森林公园9个、国有林场6

五年来,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和生态公益林惠民工程建设,加强林地管理,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全市划定生态公益林343万亩,其中国家级252.5万亩,省级90.5万亩。

深化落实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双线”目标责任制,成功实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三高一低”目标。全市无公害防治率为97.7%,测报准确率99%,种苗产地检疫率99%,成灾率为0.42‰。

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构建责任、信息、预防和扑救“四大体系”。全面落实“七级包保”,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实现森林防火工作根本性转变。加大防火投入,全市组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20599人,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611355人,每年防火期森林武警驻皖大队派出100人驻防安庆。

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行为。近年来,我市先后开展“亮剑行动”、“春季行动”、“雷霆行动”、“天网行动”,重点打击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采滥挖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2013-2016年,全市共查处各类森林案件2063起,其中刑事案件503起,行政案件1560起,查处违法犯罪人员6135人次。

(三)林业产业强劲发展。

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生态产业、绿色富民”这根主线,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林权流转市场活跃,社会资金迅速融入林业,林业生产规模快速扩展。目前形成以经济林果、木本油料、种苗花卉、森林旅游、林下经济、板材加工、林浆纸一体化等为主体的林业产业化体系,建成工业原料林、特色经济林和花卉苗木基地320万亩。我市现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19家,市级龙头企业60家。现有国家级合作示范社4家,省级合作示范社38家。现有3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省著名商标。2016年林业总产值322亿元,是201054.2亿元的5.9倍,年均增长34.5%2017年潜山县被授予“全国木本油料特色区域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太湖、潜山县成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

(四)政策能量持续迸发。

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并写入党章,中央和国家把林业摆上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国家对生态林业的项目投入力度也逐渐加大。先后实施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长防林、造林补贴、中幼林抚育等林业工程项目。省委、省政府作出“生态产业、绿色富民”的战略部署,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增绿增效工程”。目前,年争取林业项目资金达3.1亿元,年争取上级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5000万元左右。近年来,全市林业种植、加工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4亿元,每年争取中央财政贷款贴息近439万元;全市343万亩生态公益林全部纳入政策性保险。6个国营林场改革全面完成。这些,为全市生态林业建设集聚了强大的政策能量。

二、存在问题

按照推进生态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客观分析现阶段我市林业现状与生态文明建设对林业的内在要求,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总量不断增加,但结构不尽合理。

安庆市是安徽省重点集体林区之一,林业用地面积849万亩,森林面积796万亩,活立木蓄积2697m3,单位面积蓄积量50.8m3/hm2,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受林业用地分布的限制,资源大多集中在岳西、太湖、潜山等三个山区县。

森林资源林分结构不尽合理。中幼林比重大,可采伐的林分不多。树种结构不合理,松树面积占65%。树种结构针叶化,林分结构低龄化,导致生态功能低下,难以承受社会经济发展对林业生态的巨大需求。

2、林业产业规模较大,但整体实力不强。

近些年来,林业产业发展虽呈现较快的发展态势,项目造林、花卉种苗、经果林、竹、木制品加工、林果品加工、制浆造纸、生态旅游等均有长足的发展,2016年林业产值在全省排名第6。但与全省及周边地区相比,无论是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都比较滞后。一是产业不上规模,加工产业链跟不上;二是精深产业缺,林产品加工业仍在低水平徘徊,名、特、优、新品种少;三是产业布局不合理特别是板材加工业,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等现象。油茶加工企业存在常年“吃不饱”现象,导致林产品质量和效益低,没有打造出“一乡一品牌、一县一特色”的优势,直接影响着林业整体实力水平的提高。

3、公益林建设成效显著,但补偿标准低。

安庆市是林业大市,公益林面积343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252万亩,省级公益林90万亩。全市2016年中央、省财政生态效益补偿基金5013万元。这些公益林主要分布在长江一、二级支流源头、两侧、大型水库和大型湖泊周围,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生态区位尤为重要区域。经过几次调整后,目前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分别对国家和省级公益林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是:国家级集体公益林每年每亩15元,国有公益林每年每亩8元。省级公益林每年每亩15元。生态补偿标准低。导致出现“少数人负担、公众受益;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享受;上游牺牲,下游得利”的现象。目前,林地租金不断上涨,大别山区30-80/年·亩、沿江丘陵100-150/年·亩,是公益林补偿的2-10倍,公益林补偿标准过低,严重影响群众对公益林建设和保护的积极性。

4、地方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但总额严重不足。

虽然我市各级政府每年都投入一定的财力用于生态林业建设,但由于地租上涨、苗木价格提高、造林成本持续增长等原因,经费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对森林防火、野生动物救护、森林资源监测、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美国白蛾的预防、林业产业的奖补等等投入比较滞后。公益林的补贴标准也低于国内同类城市,市县级财政没有公益林补助。

三、新常态下生态林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林业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不可替代的绿色财富。生态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惠及千家万户、泽及子孙后代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全市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任务,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做好我市生态林业建设工作。为此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1、将资源管护作为“出发点”,确保生态建设新成效。

市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扶持增绿增效行动。各县(市、区)财政列支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增绿增效行动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将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等指标纳入目标责任制进行管理和考核,全面加强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林业防灾体系建设,严格落实“三个一律”、“七级包保”,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四个体系建设。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和应急除治,积极预防和治理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提升林业灾害监控与应急处置能力。加强林地管理,坚决打击乱采滥挖珍稀苗木花卉、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治林,强化管理,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安全。

2、将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牢牢掌握生态建设新主动。  

坚持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并举,统筹实施退耕还林、长防林、抑螺防病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扎实推进“增绿增效”行动,努力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建设森林长廊,大力实施“三线三边”造林工程。稳步推进宜秀区石质山地造林、太湖县、岳西县芭茅山改造、望江县湿地保护与利用、桐城市公路沿线绿色长廊建设。资源要向县域倾斜,压力要向区域传递,形成生态建设新合力。

3、将政策支撑作为“主引擎”,强力推动生态林业新发展。

从全市来看,生态林业经济发展必须抓住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实行林长制,二是推动产业扶贫,三是抓好森林资源目标管理责任制。主动谋划“十三五”规划大棋局将生态林业建设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专业规划相衔接。完善生态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明确多种林业生态载体的功能定位,提升城市整体生态建设水平和生态承载能力。市政府要把生态林业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纳入考核体系,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考核标准,确保规划逐年实施到位。

4、将产业升级作为“重头戏”,着力夯实林业经济发展新基础。

突出基地建设,继续推进“5211”工程建设。统筹规划,加快发展油茶、薄壳山核桃及蓝莓等特色经济林和竹林、杨树等速生丰产林,“十三五”末力争油茶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蓝莓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苗木花卉面积达到15万亩。大力开展林业招商引资,培育一批林业龙头企业,鼓励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森林人家”树立一批林业生态产品品牌,创建一批驰名商标。优先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为生态护林员。扩大森林保险范围,推动森林保险试点全覆盖,全力维护林农权益。

5将深化改革作为关键招,有效激发林业经济发展新活力。

加快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规范推进林地流转,落实政策咨询、信息发布、资源评估等服务,搭建林权流转、担保抵押及交易融资平台。全面稳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培育壮大家庭林场、股份合作林场、农民林业合作社、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切实保护林权人合法权益。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多样化的林业生产性服务。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发展林业机制。

要切实提高管理和服务生态林业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林业人才队伍特别是基层林业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加强依法治林,制订生态林业建设和保护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加大行政执法力度,运用法律手段来调整利益关系,规范、保障和促进生态林业建设健康发展。

上一篇: 2017年第九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有新招实招

下一篇: 2017年第八期:关于贯彻实施《安徽省保护和促进台湾同胞投资条例》促进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建议